夏季对人体情绪的影响 气温的升高,使人体生理活动和外界的平衡遭到破坏,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不稳,神经反射变得迟钝,精神不振,注意力不够集中。尤其是当气温超过35℃、日照超过12小时,湿度高于80%时,对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。若超越了心理承受能力,易导致坐卧不安、精神迟钝、出现夏季情感障碍症。 炎炎夏日,往往睡眠不足,睡眠质量也有所下降,从而使心情变得急躁。同时,夏季噪音增多,受噪音危害的机会也会增多,也易使情绪烦躁,但这一危害往往不为人所注意。 另外,夏季出汗多,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,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,因而影响大脑神经的活动,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。 夏季养生原则 夏天的三个月,是所谓的“草蕃木秀”的季节,这个时期,天地阴阳之气相交,植物开花结果,人们应该夜卧早起,不要嫌恶白天太长,让心中无存郁怒,容色秀美,并使腠理宣通,暑气宣泄,表现出外在的美。这是对夏季养“长”的呼应,违反了这个道理,心会受伤,到了秋天,就会患疟疾,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。 在谈到夏天如何养生时,《理虚元鉴》里指出:“夏防暑热,又防因暑取凉,长夏防湿”,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:在盛夏防暑邪;在长夏防湿邪;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,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,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,即《黄帝内经》里所指出的“春夏养阳。” 要注意避暑:暑为阳邪,其性升散,容易耗气伤津。暑邪侵入人体,常见腠理开而多汗,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,若伤津进一步发展,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耗伤元气,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、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,甚至猝然昏倒,不省人事。因此,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。 要防湿邪侵袭:湿为长夏之主气。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,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。中医营养学认为,长夏的饮食原则易清淡,少油腻,要以温食为主。也就是说,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,不要大寒凉;亦不要吃的太多,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。在我国一些南方地区,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,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,在闷热的环境里增添凉爽舒适感。另外,通过吃辣,可帮助消化,增加食欲,增加体内发热量,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温、高湿的时候,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、胃肠蠕动减弱现象。 防止湿邪侵袭,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。中医认为,“湿伤肉”,即感受湿邪,易损伤人体肌肉,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。因此,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、防潮、隔热,如果室内过于潮湿,空气污浊,不仅家具、衣物发霉、长毛而损坏,还能损伤人体阳气。 夏季养生要重养阳:夏季气候炎热,人体阳气外发,皮肤腠理开泄,乘凉饮冷,每每易损伤阳气。素体阳虚之人若不注意保养,则阳气虚损的情况会更加严重,所以夏季宜养阳。 夏季要注意养心、脾:盛夏是心与之相应,而在长夏是人体五脏之一的脾脏和其相应。故夏季要注意对心、脾的呵护。同时,夏天人体消耗较大,需要加强脾的运转,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。另外,夏天大量食冷饮和瓜果,易损伤脾胃。因此,夏季应健脾益气,以达到开胃增食、振作精神的效果。 夏季养“长”:夏天主长,万物茂盛,应于人体主生长发育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夏天要多吃各类食品,尤其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。老年人要在这个时候服钙片、喝高钙奶,可以为冬天养骨、健骨奠定基础。 防因暑着凉: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,过于避热趋凉。如在露天乘凉过夜,或饮冷无度,致使中气内虚,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。在乘凉时,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,不少农村地方喜穿“兜肚”,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。 夏季谨防冷气病 所谓冷气病,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。轻者出现面部神经痛、下肢酸痛、乏力、头痛、腰痛、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,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,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。 冷气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:第一,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,这样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,促使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,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。而在中医理论中,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,因为五脏应五时,具体到夏季是心与之相应。夏季人们室外活动多,活动量也相对增大,加之夏天昼长夜短,天气炎热,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。因此,体内消耗的能量多,血液循环加快,汗出亦多。显而易见,在这个季节,心脏的负担是很重的,倘若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,很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。由上可知,夏季人们多次反复出入冷气环境,于心脏是不利的,而心属火,伤心即伤阳气。第二,久处冷气环境中的人,一旦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时,体内就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:除体温迅速上升外,皮肤开始出汗,而带汗的皮肤又往往沾有许多细菌。当人们再回到冷气环境中时,皮肤和血管马上收缩,细菌很容易利用开张的毛孔进入人体内而引起感染。 谨防冷气病的办法 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,以不超过5℃为好,室内温度不低于25℃。入睡时,最好关上冷气机;冷气房里不要长期关闭,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。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,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,以加速血液循环。 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人,尤其是老年人,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,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