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,指阴历四月至六月,即从立夏之日起,到立秋之日止。为公历五、六、七月,共3个月。其间包括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等六个节气。 夏季,为万物生长,繁荣秀丽的季节。《黄帝内经》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,这样写道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”,意思是说,在夏天的三个月,天阳下济,地热上蒸,天地之气上下交合,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,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。 夏季以暑气为主令 夏季暑气当令,气温偏高,总的来说,夏季可用高温、多湿热来形容。但就天气递变过程来说,又呈现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系统,即初夏的梅雨天气和盛夏的伏旱天气。无论是湿热天气或伏旱天气,对健康、对生物钟的运转都会产生不利影响,因此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特殊性,以谨慎度夏,健康度夏。 中医认为,暑为阳邪,为火热之气所化,独发于夏季,其性升散,容易耗气伤津。暑邪侵入人体,常见腠理开而多汗,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,此为伤津的关键。津伤时,即见口渴引饮、唇干口燥、大便干结、尿黄心烦、闷乱等症。 从人的健康而言,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~28℃。气温达到或超过36℃时,易导致体内神经组织和内分泌组织的调节功能异常。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,此时,为适应炎热的气候,皮肤毛孔开泄,排出汗以调节体温。但是,汗液过度排泄,易导致水、电解质平衡失调,发生中暑。特别是大量出汗和气温增高,易造成脱水,使血液浓度增高。这样,容易使老年人脆弱的血管发生阻塞,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。另外,大量出汗使尿量减少,不利于排毒。而夏季无论是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,还是通过饮食等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,是一年中最多的季节。所以,人体必须一方面注意防暑,另一方面要适应夏天气候,使体内调节功能不因外界高温而失职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。 湿为长夏之主气 湿为长夏之主气,在我国不少地方,尤其是南方,长夏季节既炎热又多雨。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,加之或因外伤暴露,或因汗出沾衣,或因涉水淋雨,或因居处潮湿,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。 中医认为,湿为阴邪,好伤人体阳气,病多缠绵难愈,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。不仅如此,湿邪亦好伤脾阳,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,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,临床可见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大便稀溏,四肢不温。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和后,水液随之滞留,常见水肿形成,目下呈卧蚕状。 对于湿,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,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,物体潮湿的程度。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,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%~60%,当气温高于25℃时,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%。秋天,天气凉爽,湿度适中,人的精神倍增;而夏季三伏时节,由于高温、低压、高湿度的作用,人体汗液不易排出,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,因而会使人烦躁、疲倦、食欲不振,易发生胃肠炎、痢疾等。若湿度太低,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,从而使抵抗力下降,易引起感冒。不仅如此,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,阴雨连绵,空气潮湿,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,甚至发霉、长毛,人也会感到不适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,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,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,就会引起胃肠炎,甚至导致中毒,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。 (责任编辑:北辰星) |